凌梅

纵海晏清河阖眼余泽,居莲坞长眠孑然舟泊……

【灵文个人向】不须黎

♧OOC预警

♧原著衍生产物

♧拟作《不须黎》/出自灵文飞升前所作策论

预祝今日诸位考生考运昌隆,天官赐福,百无禁忌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  相传灵文真君飞升前,有一讽谕之文传世。此文切合民心,针砭时弊,将当时的一位颇有名望的文神比了下去。灵文也因此得以被点将飞升。


  灵文真君消息灵通、办事妥帖,阻其上升的阴佞小人败落后,她便平步青云,一路坐上了第一文神的位置,也成为了人间香火最旺盛的文官。


  而传闻中那篇文章,正是策论名篇《不须黎》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《不须黎》


  须黎百代,据守一方。拥金汤之固,享万世之业也。先帝有寰宇之心,君臣相佐,纳四方国域,欲复一统中土,扬须黎千秋之国威。当是时也,武有裴茗,文有敬文,其文韬武略,共耀文武,朝内贤正之士修法以仁,赋税敛免,民生休憩,海晏河清之世遂立。


  嗟乎!安可得此永世而存哉?于兹迄今,情伪万方。佞谄日炽,刚克消亡¹古言:“黎者,众也²”须黎须黎,何处不须黎?君臣不相诚、君民不同心、家国不须黎。


  君臣相欺,何以守国?先时,南有国名雨师者,国军一而破之,巧以妄言语,反覆之,致其国灭,雨师国主自刎,叩首谢罪于苍生,骇及当世。败敌军者大将军裴氏,一时之英杰也。于时军心大乱,僚属欲拥其为主,将军忠义,不肯为之。待谋逆策反事败也,将军救驾退敌,乃得“格杀勿论”令,何也?君臣不相诚尔。


  君民相仇,何以安国?须黎以黎为国,黎,即众生黎民也。古人云:“君舟民水也。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³”须黎举国,万里疆域,民水泱泱若海,海晏宁则河水清,风浪起则舟车覆。而今徭役赋税,苛杂繁沉,民生疾苦,路曝白骨。饱暖思淫欲,饥寒起盗心,拔剑东门去者,赢粮而景从今之不安,何也?君民不同心尔。


  故土相失,何以为国?内有天子为挟,外宦受权,奸佞持政,文衰武败;外有寇敌相犯,覆生者报,寸寸割让,内外受敌,家国不守也!常有言“安土重迁,黎民之性;骨肉相附,人情所愿也”黎民本安土,何故乃相移?今日步步相逼,退而再退,家国之危,亡在旦夕。失彼土地,何以为家?失其黎民,何以为国?家国须黎否?家国不须黎!


  乱生不夷,靡国不泯。民靡有黎,具祸以烬。於乎有哀,国步斯频。俟河之清,人寿几何君失其民,人失其家,彼黍离离⁸,须黎焉存?须黎须黎,何处须黎,何处不须黎!


——————

注:

①“于兹迄今,情伪万方。佞谄日炽,刚克消亡。”引自《刺世疾邪赋》。其意为:从那时到现在,弄虚作假的现象表现在各个方面,虚伪奉承的歪风日甚一日,刚强正直的品德逐渐消亡。

②“黎者,众也。”引自《尔雅》。

③“君舟民水”论引自《荀子》。

④“饱暖思淫欲,饥寒起盗心”引自《增广贤文》;“拔剑东门去”引自《东门行》,是一首讲乱世迫人反的乐府诗;“赢粮而景从”引自《过秦论》。

⑤“安土重迁,黎民之性;骨肉相附,人情所愿也。”引自《汉书》。

⑥“乱生不夷,靡国不泯。民靡有黎,具祸以烬。於乎有哀,国步斯频。”引自《诗经·大雅·桑柔》,主要是讲民生之难,家国之哀。

⑦“俟河之清,人寿几何?”引自《左传》,大意是指黄河水清之日难待,此处引申为海晏河清之日难期。

⑧“彼黍离离”引自《诗经·王风·黍离》,意为那儿的黍苗十分繁茂。黍离之悲喻指亡国之痛。此处引申为纵使黍苗生有盛况,然须黎将不存之哀。

另:第一个论点引用了原著公主自刎和将军折剑的事迹。本篇主要参考:《刺世疾邪赋》、《六国论》、《过秦论》。


附原著《天官赐福》背景:

  有一年,须黎国拜文神祭祀。祭祀过程中,有一小小赛事。年轻学子以须黎国为文题,题材不限,写一篇文章,不署名,贴到国内最大的文神庙中——当时,就是敬文殿了。由众人评定,选出最优一篇为魁首,奖励该人。 

  当时,恰逢敬文真君下凡游玩,一时心血来潮,化了个书生的形,参了这桩赛事,一挥而就,写了洋洋洒洒一华章,歌颂须黎之国威。试想,如果赛后揭晓结果,该章夺魁,再揭露真相,高居榜首者便是敬文真君自己的分身,岂不又是美谈一桩? 

  如果事情是这个发展,那原本是很和谐美满的。谁知,出了一个非常尴尬的意外。 

  祭典结束后,榜首揭晓,夺魁者不是敬文的《须黎赋》,而是一篇策论,叫做《不须黎》。 

  这样的发展对旁人来说还挺有趣的。谢怜问道:“那《不须黎》三郎看过么?” 

  花城道:“看过,哥哥要是想看,改日给你默出个大致来。” 

  谢怜道:“能击败当时已经飞升的敬文真君,想必是写的很好了。” 

  花城道:“写的不错,但也没多神。只是当时须黎国国内形势不妙,国众怨怼颇多,见了这样一篇东西,针针见血,刚好合了口味。加上《须黎赋》那种文章早已泛滥成灾,看腻了,两相对比,《不须黎》自然胜出。”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谢谢你看完这篇文章❤

重温天官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小细节,雨师篁和灵文是最喜欢的女性角色,她们不是主角,出场篇幅不多,但她们身上的故事也依旧令人动容。灵文是第一文官,所作定然完美。这篇只是拟作写着玩儿,自然无法尽善,见谅〒▽〒

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点,就是,原著里,灵文、裴茗和敬文,都是出自须黎国。这篇《不须黎》以灵文视角作,所以对裴茗“忠义”一词的形容不尽准确,原文说裴茗只是没兴趣当国主,不一定就是忠义,但是他确实护了国主,所以这个词,既合适也不合适。而敬文的《须黎赋》应该是参考汉朝大盛京都赋的时候所作的那些名篇,如《二京赋》、《两都赋》等

本篇《不须黎》参考了三大策论和汉赋,不足之处和古文语法错误欢迎指正

(顺便想说下,对于新版天官里给灵文和雨师篁添加的一些情节,有点类感情线,确实丰满了人物形象完善了逻辑,但原版在心里已经根深蒂固,个人始终更喜欢原版那一点留白的余味,有时故事说得太清楚反而没有那种朦胧美感了。当然没有说新版不好的意思!花怜的一些小互动就非常有意思,各有千秋)

最后想说的就是,考试月来啦,祝有考试的各位都一切顺利!!

评论(10)

热度(116)

  1. 共19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